读《看见》有感 19法学 刘星雨
发布人:高梦琪  发布时间:2020-01-08   浏览次数:70




之前在书店闲逛时,看见有本书叫《看见》,心想这名挺有趣啊,有个性。仔细一看,作者柴静,那时只知她是记者,好像挺厉害,还有就是她自费拍摄的以一己之力向雾霾宣战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柴静的这份孤勇让我佩服,也让我震撼,所以我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本书。

这是我第三遍读《看见》这本书,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通过《看见》我“看见了柴静在这十年里的成长;看见了这个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也看见了我们这个国家十年间的一些经历……

柴静在《看见》序言中讲道:“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有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十年的记者生涯让柴静从一个矫揉造作的文艺女青年蜕变成了以一位雷厉风行的,无论是采访还是报道都能直击人心的女记者。她的身份在转换着,身体在行动着,在这本带着点自传性质的纪实作品里,她将自己的十年历程和所思所感剖析,透过她的坦诚,我看见了一个新闻人的真诚和对初心的坚持。

陈虻曾问她“如果做新闻会关心什么,柴静在年轻气盛是脱口而出关心新闻中的人,然而就是这句话推着她走到了今天。《看见》第一章回忆了年少成名的柴静被陈虻挖掘,带着点桀骜不驯和小女生气初到央视。节目一遍一遍地审,她的桀骜不驯也逐渐快变成了失败者的腐败气味。后开陈虻看不下去,一句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回去问问你妈,问问你妹,新闻该是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柴静突然从一团混沌中清醒,她不再那么关心自己的脖子该扭几度,眼神该往哪放,该穿什么衣服……她更加地关注新闻的主体——人,这也是她做新闻的初心。谁的青春不迷茫,但重要的是迷茫过后找回初心找回动力,并坚持下去,就能风生水起。

人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柴静经历过灾难,面对过灾难。非典时人人自危,她却自告奋勇去医院做非典的专题,只是因为她觉得作为一个新闻人她必须要去,她必须要做点什么。非典采访时几乎没有任何隔离措施,设备也基本不能带去采访。就是靠着这简陋的条件,柴静和她的同事向全国人民报道非典。灾难过后,人人庆祝劫后余生,柴静想的却是如果现在死了,身上总不会有那股失败者的味了吧。

经历过灾难的人会更加珍爱生命,经历过苦难的国家更会热爱和平。最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在灾难发生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对抗灾难。柴静在“非典和汶川大地震两场灾难中懂得灾难不是简单地流畅地说完一段段稿子,而是真实,是真的要用心去感受什么是废墟下的七天,什么是濒死的挣扎,什么是家破人亡的绝望。

《看见》中有几章关于特殊群体的题材:集体自杀的孩子的内心、“以暴制暴反杀丈夫的女囚、被戒毒所卖掉的失足女、渴望能被平等对待的同性恋者、虐猫还面带微笑的女人……这些特殊群体从没有人认真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也没有人给他们一个人应有的尊重。也有人质疑柴静去了央视之后,央视的格局是越来越小了,用边缘性话题来炒作,但是我从这些边缘性题材中看到了柴静的正义和勇敢。她以一个新闻人的敏锐和专业去透过这些边缘性找寻社会出现的问题,又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给他们足够尊重。她无意偏袒谁,只是勇敢地为正义发声,与世俗对抗,坚守她的初心——新闻中的人。

每个人的终点都是死亡。《看见》最后一章是“陈虻不死。陈虻之于柴静亦师亦友亦兄,是她带柴静走上新闻这条路,也是他一次次毫不留情,劈头盖脸的骂让柴静一点点进步,逐渐可以独当一面。陈虻不死,他的教诲仍可以帮助指引柴静,他的生平仍在央视里流传。死亡不是离开,而是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方式看着你。我们都将独自长大,直面死亡,亲临死亡。

柴静像雅典女战士一样无畏无惧,为正义而战!她敢揭露自己家乡山西污染严重,官员收受贿赂等丑恶现象,激起家乡环境保护意识。她敢以一己之力向雾霾宣战,自费拍摄《穹顶之下》,即使被质疑炒作也没有退缩。而在《看见》中,她敢把自己和社会这十年里的故事赤裸裸的剖析,展示给世人。她用细腻文笔写下这十年,传递出万钧力量,引人深思。她像一株白杨,遗世独立睥睨众生。不是每个人都有柴静的正义、勇敢和真诚,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是柴静。